2025年8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技术与区块链技术赋能音乐教学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本溪校区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大学生“区块链+”应用大赛组委会主办,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承办,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乐王(上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音乐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音乐、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骨干教师及企业代表5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技术赋能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
会议伊始,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曹蓉校长致辞表示:“作为承办方,我们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音乐教学实践,打造数字化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科技魅力。”
全国大学生“区块链+”应用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杨小平教授致辞指出:“组委会以‘科教结合、产教融合’为核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音乐教育,促进高校资源转化为产业创新动力。”
全国大学生“区块链+”应用大赛组委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王铉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基础音乐制作等工作岗位或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人工智能目前仍缺乏人类创作与表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与生命经验。”
全国大学生“区块链+”应用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郑宇在致辞中提到:“大赛与音乐的关联性,以及音乐在区块链应用中的契合性”。
特邀嘉宾、南京艺术学院庄曜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数据采集及音乐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领域知识交融与共享,这是音乐学科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乐王(上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明总致辞时称:“企业界愿以‘双导师制’支持高校,将真实产业需求引入音乐教学,助力学生作品直接对接市场孵化。”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音乐赛道聘书颁发环节,充分彰显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精神。
在随后的主题交流环节中,东华大学李悦副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冯坚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申林副教授分别主持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区块链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应用场景》《以赛促学——音乐教学的融合发展》《以赛促教——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的研讨。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江苏大学贾志宏还进行了全国大学生“区块链+”应用大赛专题培训。
最后,全国大学生“区块链+”应用大赛组委会副主任、音乐赛道负责人申林总结强调:“本次培训聚焦实战,旨在指导学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音乐项目开发,为数字音乐产业输送复合型人才。”
全国大学生“区块链+”应用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周小明,副秘书长牟堂娟、赵琦,常务理事舒坚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此次会议不仅深化了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共识,更为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区块链+”应用大赛搭建了专业培训平台。参会专家一致认为,技术融合将重塑音乐教育生态,加速培养适应数字产业需求的音乐人才。未来,组委会将持续推动校企合作,让音乐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新活力。
合作单位